2010年2月26日 星期五

人情味

楊懷康先生在《壹週刊》(1041) 他的專欄裡將人情味比作絕世奇珍,並慨嘆在現今高科技的資訊年代,人們講求的是計算得很的即時回報,細水長流的人情味已賣少見少了。他並且說,有人情味的人是有福的。

人情味猶如佳釀,也要講年份,最醇厚的莫如戰後及經濟起飛之間的五、六十年代。我就是從這個年代走過來的,有幸品嚐過這種佳釀,確是回味無窮。

新近在柏林影展得獎的電影〈歲月神偷〉,講的也是香港六十年代的人情味。當年香港的貧富差距遠不如現在這般大,更沒有所謂超級富豪,香港人基本上過着一起 貧窮的日子。家家户户大多沒有電視、沒有冷氣,家家户户都打開門。無論住在鄉郊小野、山邊木屋或市區的舊唐樓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好親近、好單純,大家守 望相助,不會存有機心。哪一家煮飯時發覺缺了糖或缺了鹽,會即時叫子女往鄰居處借。母親生病了,孩子會自動自覺走到隔籬,說:「X 師奶,我阿媽病咗,我過嚟食飯。」多個人多雙筷子,沒有問題。飯後人人都走到屋外的空地玩耍、聊天,直至夠鐘沖涼瞓覺為止。

那時生活節奏慢,正因為慢我們便有空閒時間關心周圍的事物,包括相識的與不相識的人。我們會寫信,會互相探望、互相幫忙。人情味就是這樣釀製出來的。恐怕到我們這一輩都過去了,人情味便會成為一種傳說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