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

標點符號

據說魯迅當年也曾被出版社克扣稿酬,藉口是標點符號不算是文字。魯迅懶得申辯,下次交稿時一於標點欠奉,整篇文章一個標點都沒有。出版社終於投降。

標點符號當然重要。古籍欠缺標點便須勞煩學者推敲、加注,一般人才看得明白。但即使如此,一不小心還是會扭曲作者的原意。《論語》有云: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」。加注標點之後變成「民可使由 之,不可使知之。」或「民可使,由之,不可使,知之。」兩者的意思便大相逕庭。又如《楞嚴經》所說:「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」。如果寫成「知見立 知,即無明本。知見無見,斯即涅槃。」其意思當然有別於「知見立,知即無明本。知見無,見斯即涅槃。」

至於和合本《聖經》採用的標點符號卻有點令人莫名其妙;通篇都是頓號,似乎要用頓號代替逗號。除此以外,就只有大、中、小句號了。我盼望在即將出版重新修訂的和合本《聖經》裡面能夠見到準確的標點符號。

談到標點符號的運用,一般人都犯了一個通病:不敢用句號。很多時整段文章用的都是逗號,要到最末一句才用句號。其實,一句文字完成了就可以用句號。簡單如 「你好」兩個字後面也可以用句號。有些人又濫用感嘆號,不止每一句都要感嘆一番,有時甚至會寫成「!!!」。這樣只會適得其反,削弱感嘆號本身的功用。值得參考、借鑑的是中文版《讀者文摘》和董橋的 文章。不得不提,董橋曾任中文版《讀者文摘》總編輯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