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月1日 星期五

覆網友 ally

有哲學家將人生比喻為一本失去首尾兩頁的書,而宗教就是要將這兩頁補回。

您問:「上帝為甚麼要造人?」上帝造人是要人管理祂創造的世界,但上帝為甚麼要創造天地萬物,聖經倒沒有解釋。無論如何,人本來是可以快樂無憂地在伊甸園裡生活,只因始祖犯了罪,才被逐出伊甸園。

至於「人將往何處去?」佛教指向來世,基督教指向永生,兩個宗教都視人生為短暫的過渡。佛教認為,任何遭遇包括喜怒哀樂、生老病死,都只是一種經歷,如夢幻泡影。基督教認為,人生在世幾十年,看似悠長,但與永生相比,猶如一瞬。

「為甚麼有些人總是享福,有些人偏偏要受苦?」其實苦樂參半,不會一面倒。苦與樂是雙生兒,您不能只要樂而拒絕苦。苦與樂是相對的,沒有苦,樂就不會顯明,沒有苦,樂就不會被珍惜。失去錢財苦,不如失去健康苦。失去健康苦,不如失去至親苦。

說到因果報應,佛教有一個立於不敗之地的邏輯: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的是。欲知下世果,今生作的是。」這是解釋,也是阻嚇。基督教在這方面比較直接。哥林多後書五章10節如此說:「因為我們眾人,必要在基督台前顯露出來,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,或善或惡受報。」

我看見您懷著一顆感恩的心。您自己得安樂,仍記掛著受苦的人,這就是慈悲。而慈悲不是佛教的專利,任何正信的宗教都應當謹記奉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